贵州新光达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欢迎您!

红包打折套路多 现金不够消费贷 双11购物五大陷阱要当心

作者:cvwo    来源:penz    发布时间:2025-05-28 23:39:11    浏览量:668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今年双11将至,红包各路商家又到了施展浑身解数开展促销活动的打折多现当心集中时期,消费者热情高涨,套路促销活动一多难免鱼龙混杂,够消近日,费贷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双11购物“五大陷阱”和“六大对策”,双购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陷阱依法维权。红包

陷阱一:红包打折套路多

双11期间,打折多现当心购物津贴、套路优惠券、够消打折、费贷店铺红包、双购满减红包、陷阱奖励红包层出不同,红包计算规则复杂,促销手段花俏,消费者被漫天的促销活动迷晕了头脑。特别是一些商家在双11前先涨价后降价,合理规避了监管部门对“原价”的认定,故意设计了打折的假象,再借由各式各样的低价宣传,刺激消费者集中消费。

陷阱二:品牌相同质不同

部分商家为了增加双11销量清理库存,会将部分特殊型号和库存商品包装为“电商专供”,用于线上降价促销。与传统渠道品牌商品相比,“电商专供”商品主打价格优势,宣传“无中间商加价”,特别是在电器、服装等商品中,消费者一旦购买了“电商专供”商品,在后期使用环节可能出现质量差、维修难的情况。

陷阱三:直播带货炒氛围

随着直播带货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多的名人进入直播间,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利用消费者的趋同与从众心理,在直播间里主播不断制造爆买氛围,满屏的弹幕,煽动性的语言,不断刺激消费者跟风消费,营造了一种“不买就是吃亏”的假象,煽动消费购买了本不需要购买的商品。

陷阱四:现金不够消费贷

各路电商纷纷开通金融服务,各家银行主动为持卡人提升消费额度,以积分、红包、打折等形式,诱导消费者借贷消费、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特别是个别平台在没有明显提示消费者的情况下为消费者开通了信贷支付,给消费者造成了逾期还款、承担分期手续费和高额利息等额外风险。

陷阱五:收钱迅速发货慢

价格优势是消费者在双11期间集中采购商品的主要原因,但一些商家在销售页面上不标注或以不显著方式标注发货时间,导致消费者购物后以“缺货”“售罄”或者“备货不足”等原因长时间不发货,导致消费者难以及时使用到选购商品,造成日后纠纷。

为应对上述5个陷阱,天津市场监管委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冷静参与、依法维权。

对策一:选择信誉良好的优质商家

尽量选择经营时间长、信誉度高、访问量大、资质齐全的购物平台及商家,防止误入钓鱼网站购物。仔细查看卖家信用等级及买家对其所做出的信用评价记录。一定要使用正规的第三方支付软件。

对策二:用好无理由退货这一武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网购商品除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外,消费者在七日内可以要求商家无理由退货。此外,消费者收货时要认真查看商品的规格、型号、数量等是否与订单一致,是否腐坏变质,是否超出保质期,性能、质量是否符合网上描述展示等,如发现类似问题要立即存证,以备日后维权。

对策三:留存交易凭证和沟通记录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商家在网站上展示的促销信息、与商家的沟通记录、订单页面的商品表述及消费者留言均是维权的关键证据,一些交易的关键信息一定要截屏保存。特别是购买商品后,一定要索要发票或收据,作为消费者日后维权和商品享受三包服务的重要凭证。

对策四:买前沟通弄清促销规则

面对各式各样的低价宣传,建议消费者充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关注商品价格变化,规避打折陷阱,理性消费;对于预付定金(订金)的商品,分清“定金”与“订金”的区别,谨慎下单,避免事后因不了解促销规则发生消费纠纷。

对策五:适度消费避免浪费

要有计划的消费,购买商品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不要因为受到商家“第二件半价”、“第三件0元”等促销手段而过度囤货,尤其是不要购买过多容易变质的水果生鲜及保质期较短的商品。

对策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依法维权

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发生消费纠纷时,要第一时间与卖家或购物平台联系协调,如不能协商解决的,消费者可拨打12315投诉或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24
 

相关新闻推荐

扫描微信,添加好友

Copyright © 贵州新光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广东发布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广西百色:“送培训强督导”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广西百色:“送培训强督导”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竹筒菌落总数超标50倍 网红竹筒奶茶翻车  制止餐饮浪费|河北石家庄开出首张“反食品浪费处罚决定书”  山西开展“春季护苗”专项行动 严查软色情内容侵入问题  黑龙江:严格规范农资市场价格秩序  广西强化信用监管 修复失信企业信用信息160万条  黑龙江哈尔滨:开展计量专项检查保春耕  广西南宁:规范农资经营 护航春耕生产  广西南宁:规范农资经营 护航春耕生产  江西新干:全覆盖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福建:对检出多批次不合格食品销售单位进行集体约谈  广东推出28条政策措施 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广西北海:开展农贸市场计量器具突击检查行动  北京东城:严查小学、幼儿园周边“小食品”安全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与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动机制  福建漳州:推进行刑双向衔接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江苏淮安召开餐饮服务及快递物流服务经营者放心消费创建标准编制研讨会  制止餐饮浪费|北京延庆开展宣教活动  ​北京开展有机产品监督检查及鉴别宣传活动  2022年南京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名单出炉 432家上榜  制止餐饮浪费 |安徽合肥:六项措施制止学校餐饮浪费  北京东城:开展学生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广西柳州开展春季联合行动 护航螺蛳粉质量安全  宣管结合 江阴市全面保障广告市场秩序  持续开展专项执法 广东依法查处一批网络传销案件  山西发布消费提示:警惕“低价游”陷阱  山西发布2022年度投诉举报热点 教育培训类投诉居服务类投诉首位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提醒:谨防“捡漏式”话费充值陷阱  竹筒菌落总数超标50倍 网红竹筒奶茶翻车  时速达到100公里/小时!广西柳州严查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行为  “你点我检•桂在行动”推动广西食品安全提档升级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注意电动自行车动力源安全  宁夏石嘴山:春节及元宵节期间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27万元  广东发布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安徽:出台指引强化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工作规范  浙江:开展亚运食品快速检测应急演练  江西发布新一批“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认证技术标准  山西12315:创新发展 多元化解消费纠纷  杭州与广州签订网络市场监管联动与信息共享合作协议  江西:食药物质试点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制止餐饮浪费 |安徽合肥:六项措施制止学校餐饮浪费  福建:对检出多批次不合格食品销售单位进行集体约谈  广西崇左:“固定党日+”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12315:创新发展 多元化解消费纠纷  杭州与广州签订网络市场监管联动与信息共享合作协议  福建:对检出多批次不合格食品销售单位进行集体约谈  山西12315:创新发展 多元化解消费纠纷  制止餐饮浪费 | 北京丰台:专项执法宣讲 营造文明餐桌